孟津关。
远处传来的一阵擂鼓,让秦军立刻警觉起来。
司马欣急匆匆登上城墙,乍一看,顿时令他的表情变得相当凝重。
此时的黄河对岸,旌旗招展,千艘战船朝黄河南岸驶来。
司马欣下令:“投石车就位,待会将敌船给我击沉。”
“得令。”
正当秦军准备好了投石,却发现赵军的敌船不再靠近了,他们竟然在河面上抛锚。
赵军这波出乎寻常的操作,把司马欣给整蒙圈了。
“李左车这是玩什么把戏?”
司马欣再次举起望远镜,细细地打量着战船上的敌军。
只见战船上面,站立着密密麻麻的敌军。
然而,司马欣不知道的是,敌船上的士兵,根本不是活生生的赵卒,而是用草扎起来的草人。
每艘船只有寥寥几个赵卒在操控船只。
由于河面的雾气笼罩,再加上距离的原因,使司马欣分辨不出来。
司马欣又担心兵力不够,让赵军攻破了关隘,于是派人去平津,从那里调来一部分兵马前来支援。
此时的李左车,率领八万真正的赵军,躲过了秦军的探子之后,他们来到黄河上游的一处浅滩。
因为李左车把战船全部留在孟津迷惑司马欣,所以现在的赵军想要渡河,只能使用临时制作的筏子。
就这样,八万赵军乘着简陋的筏子,由寥寥几艘货运船载着攻城器械,浩浩荡荡地渡过了黄河。
到了夜间,李左车已经率领八万赵军,来到平津关附近。
此时平津关的守将,刚接到司马欣的支援消息,已经把部分兵力调去孟津关。
他全然不知已经中了李左车的调虎离山之计。
李左车没有立即对平津关发起进攻,而是命令全军躲在密林里休整。
直到夜深人静,正是秦军警惕性最松懈的时候。
李左车才下令进攻。
平津关的城楼上。
站岗的秦军忽然听见一阵风声呼啸。
这是大量箭矢在飞行的声音,简直太熟悉了。